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以前,空调、冰箱买回家,只要插上电源就可以用了。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终端产品被嵌入信息化技术,智能终端必须与服务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产品的设计功能。这时,产品的硬件和服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消费者对服务不满意,是否可以要求退货?消费者在这类消费过程中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智能终端风口正盛“现在也不方便去健身房,所以趁着双11打折,买了台魔镜回家。”北京市消费者卫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卫女士所说的魔镜,是目前健身产品市场上的热门产品——智能健身镜。这是一种集智能硬件、AI技术、内容服务于一身的新型健身产品,健身镜在关机状态下就像普通的镜子,开机之后,就可通过镜面屏幕播放的课程跟随教练健身,并结合智能纠错、定制化内容推荐等功能实现人机交互。其中,以训练课程为主的内容服务需要消费者后期续费购买。在这个领域,自从智能产品“魔镜”问世以来,已有数十款来自不同厂商的产品陆续问世,包括亿健、咕咚、乐刻、万达康、悦动圈等品牌,“百镜大战”的说法也由此而来。据悉,在今年的“6·18”和双11期间,这类产品销售量均实现了翻倍增长。近年来智能终端品类日渐丰富,智能健身镜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智能音箱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经过多年鏖战,智能音箱行业跨过了用低价产品开道带动周边产品销售的阶段,进入了通过提升硬件品质、丰富服务生态提升产品售价的阶段。今年5月,百度旗下的小度“添添”旋转智能屏T10发布,10月,天猫精灵发布家庭智慧屏V10,智能音箱从单价百元以下的低价时代正式进入“千元时代”。大屏显示可以承载更多的内容与服务,如绘本、视频以及互联网服务等,但这些服务很多是需要开通会员或者单独付费的。随着5G时代到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迅速兴起,精准健康管理通过智能终端设备也深入到千家万户,帮助用户完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睡眠呼吸综合征的风险评估和预警预筛。“随着软件消费普及和版权意识的增强,大众逐渐接受为了特定需求买单。”天猫精灵事业部客户体验总监王万林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这种需求包括了内容需求,如视频网站付费观看,也包括了娱乐休闲需求,如付费K歌、付费打游戏等。智能终端也因此成为大众服务消费的载体。通过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智能终端将成为连接用户的中枢。小度相关工作人员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由原先的模仿型、同质化、单一化,向消费需求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升级。会员服务是其中一个典型体现,其背后是用户对产品基础价值之上的更多优质内容和增值服务的主动购买和使用诉求得到满足。软硬结合彰显价值“现在很多智能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和以前的传统电子设备有很大区别。”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电子设备基本都是单机,消费者只要购买了设备就可以使用其功能,但是现在的智能设备,往往还需要消费者再去购买相应的服务。中国商务广告协会数字营销研究院院长马旗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服务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服务围绕智能终端进行集成,包括最初基于硬件功能的智能服务,比如冰箱的保鲜储存和物联网服务,还有一些智能终端被当作信息发布的媒介渠道,成为了各种服务提供的接入口和平台。“服务生态的丰富程度将影响到消费者的满意度。”马旗戟说。FITURE联合创始人及总裁张远声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智能健身包括了硬件、软件、AI、内容、运营、服务、品牌、零售等多个环节,任何环节存在短板都将造成用户体验的缺失,也难以保障健身服务的专业性。据记者了解,智能健身镜的镜子本身是高度标准化的,留给厂家的创新空间并不多,产品竞争力来自AI动作追踪技术、精准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因此不仅要打造质量过硬的硬件产品,FI-TURE还自主开发了具备AI交互能力的智能运动追踪系统,并组建了一个由20余位成员组成的教练团队,并用影视制作的标准打造了一座内容工厂。在智能音箱领域,企业也在开拓各自的多元化服务能力。比如除了影视、音乐、儿童等基本的会员服务,智能音箱还在努力扮演家庭助手的角色。天猫精灵的免应答视频通话方便每个家庭成员随时随地给家人“打视频”,无须人工接听即可在屏幕端通话;小度音箱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