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喜张
逐梦蓝天,将株洲与世界连为一体。
从“一五”时期起步,历经70多年的发展,株洲已形成了集涡轴涡桨航空发动机研制、通航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衍生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年,产业规模超过亿元,轻型运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5%,涡轴涡桨航空发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虽然被誉为“中小航空动力之都”和“中小航空发动机摇篮”,但跳出株洲,被赋予全省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之一的新使命后,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和通用航空产业正面临更高层级的竞争,如何变得动力更强劲、羽翼更丰满?
今天,我们放眼全国,和深圳、珠海、哈尔滨、芜湖等国内城市“比一比”“看一看”“学一学”。
机库内安静停放的飞机。(芦淞区供图)
珠海:被蓝天盛会擦亮的“东道主”城市
珠海航空产业刚起步时,产业基础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盯住研发、生产,从飞机发动机和机翼等关键零部件开始一步一步走过来,优势并不明显。怎么办?珠海人独辟蹊径,从办航展开始。
在去年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AG“鲲龙”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令人印象深刻。作为我国“大飞机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AG,也见证了珠海航空产业的腾飞之路,被誉为是最能体现珠海通用航空产业实力的代表作,其图纸设计、研制、总装等环节均在珠海航空产业园内完成。当然,AG也将株洲与珠海紧紧联系在一起。它的动力“心脏”就来自株洲,由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刚开始改革开放不久的珠海,计划建设机场。看到电视里巴黎航展、英国范堡罗航展万人空巷的盛况,珠海人羡慕不已。于是,在建设机场的同时,他们很前瞻性地把航展功能也纳入了其中。
年的秋天,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珠海航展)在珠海盛大开幕。经过近30年的发展,珠海航展朝着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跃升,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蓝天盛会,成功跻身全球五大航展之列。
世界也因此记住了珠海这个曾经的小渔村,一批批来自全球的优质航空企业和项目慕名而来。目前,珠海已成为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类别最齐全、运营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一个市场广阔的“蓝天产业”已经成形。珠海航空产业园区内已有中航通飞、中航赛斯纳等14家航空制造业及相关规上企业,以及珠海航空等8家航空服务公司,同时,还成功引入了航空龙头企业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分厂项目。
数据显示,年,珠海航空产业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04亿元。
依托蓝天盛会,珠海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步步地擦亮自己的航空产业名片。
埋头苦干,搞研发,抓生产,株洲优势明显。但从产业链完整性来看,抢抓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建设机遇,除了埋头苦干,还需要抬头看天、巧干智干,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项目来到株洲,加入株洲产业链。珠海有的,正是株洲缺的,珠海强的,也正是株洲弱的,株洲急需一个叫得响的本地航展品牌。
好消息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航展。去年7月,首届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在长沙、株洲两地举办,3天观展人数超过20万人次,创国内同类型展会规格和规模之最。今年,第二届本地盛会正在积极筹备中。这篇展会文章,接下来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值得仔细思考。
山河飞行表演队。(芦淞区供图)
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份额
通航产业发展,需要深厚的产业积淀。和珠海一样,积淀不多的深圳,同样避开了常规的产业发展之路,在通用航空产业的众多细分领域中精准发力,重点盯上了无人机。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载着货物的无人机穿梭于城市高楼间,是种什么样的“赶脚”?
这可不是电影里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在深圳的事情。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坪山、龙岗等8个社区1个商圈为多户居民提供无人机即时配送服务。这些无人机时速可达10米每秒,15分钟就能收到外卖,一次最多可配送2.5公斤重。
无人机的大逻辑很简单,就是空中的“自动驾驶”,这也意味着无人机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与“解绑”。早在年,深圳就出台了《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年)》,提出“无人机腾飞工程”,将无人机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重点支持。年,又出台《深圳市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绝大多消费级无人机,无需申请飞行计划就可以在适飞区域中飞行。
与西安、哈尔滨等航空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城市相比,深圳底气并不足。但他们坚定的走“内培外引”之路,吸引了一大批研究机构落户。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研发无人机的单位之一,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9年,深圳市无人机产业刚起步没几年,他们就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约,将其无人机民用项目引入深圳。
探路“低空翱翔”,深圳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无人机”标签最强的城市之一。数据显示,年,深圳市无人机企业达到余家,产值近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的市场份额。
深圳无人机产业为何发展这么快?除研发创新优势外,主要得益于深圳多年来发展消费电子产业所形成的完善配件供应链。在无人机所需的碳纤维、特种塑料、飞控系统、锂电池等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方面,深圳都很有优势,并保持迭代更新。甚至不走出深圳南山区,就可以方便地采购到无人机的所有硬件。
发展无人机产业,深圳的优势是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全产业链,短板是研发底蕴不足。拉长长板、补足短板,深圳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具体到株洲来看,我们的核心优势就在于中小航空发动机,是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同时,还拥有全省唯一的A1通用机场平台优势——株洲芦淞通用机场,可起降19座以下通用飞机,全省26家通航运营企业中已有14家入驻。
盯紧这两个优势,我们应该在继续抓好本土研发、提升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国际航空发动机产业分工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整机制造企业,推动通航动力与整机制造融合发展。同时,要抢抓湖南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契机,推动省内通航资源整合,着力打造具有株洲特色的通航品牌。
阳光下的山河飞机,熠熠生辉。(芦淞区供图)
哈尔滨:航空产业相关配套企业已超过家
在充分享受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优先复制自贸区经验等各类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哈尔滨还针对通航产业发展特点制定出台系列政策,对通航产业予以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支持。
在国内通航产业内,有两家诞生于“冰城”哈尔滨的领军企业——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和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前者是国内资质最全、作业范围最广的通用航空公司,曾为国庆阅兵、G20峰会等多个重大活动提供飞行服务;后者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林专业通用航空公司,作业面可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
和株洲一样,哈尔滨也受益于“一五”时期的重点布局,国家在这里重点建设飞机、发动机和铝合金材料加工基地。哈尔滨航空产业底蕴深厚,不但集中了中航哈飞、中航发东安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还拥有雄厚的科研人才队伍。另外,这里还是国内通航运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从哈尔滨市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平房区(哈经开区),到哈尔滨市再到黑龙江省,通航产业都被列为战略产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年,哈尔滨市制定了航空航天产业链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成立航空航天产业链工作专班。第一步是摸排产业链“家底”,这个专班不但盯着在建项目、核心配套企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