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梦想大学录取是怎样一种体验?知乎上,这一问题后面的二百多个回答讲述了二百多个梦想成真的故事。青报教育在线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其实在青岛,也有一批这样的“追梦人”。他们中有的人小学就痴迷于机器人,心怀科技梦,高中三年努力靠近梦想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有的人初中就拥有了外交梦,随着梦想指引,一路从高中的模联社来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还有人从小就种下艺术梦,执十五年画笔,最终顺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梦想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努力靠近梦想的轨迹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于天晟的科技梦:从机器人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
虽然高考结束,于天晟的暑假还是忙碌且充实的。7月份,他最后一次以高中生的身份去上海参加了FTC机器人科技挑战赛。这项赛事是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最重要的赛事之一,伴随了于天晟整个高中三年的时光。
图为于天晟
于天晟来自青岛二中,目前已经被其梦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录取。于天晟对于机器人的热情萌芽于小学时期,“本来就对机械装置、机器人很感兴趣,有一次在书城,恰好碰到了培训机构推介课程,当时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兴趣,妈妈也‘慷慨’地允许我去试听,我与机器人的缘分就此展开。”
“初中时就非常憧憬青岛二中了,当时知道二中的机器人实验室很大,不管是设备还是课程、社团都是小学初中学校不具备的,所以进入二中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奔着二中机器人而来的于天晟,开始在二中的机器人实验室里大展拳脚,心中的科技梦也更加坚定。
图为于天晟与参赛队员合影
“针对比赛,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组队进行机器人的设计、组装、编程、测试,年参加过山东站、香港站的比赛,还去美国休斯顿参加过比赛,年因为疫情赛事停办,年主办方办过一次线上评比,还有就是前段时间上海赛区的比赛。三年时间我们拿过两个亚军,还拿过设计的一等奖。”提起机器人比赛,于天晟如数家珍。
“高一的时候,有一次马上要比赛了,留给我们训练的时间非常紧张。学校晚饭时间是5点,晚上晚自习是6点半开始,我们每天就利用这个空档一头扎进实验室训练。我主要负责设计部分,处理机械问题。”“当时我们第一次参赛,就拿到了亚军,非常激动,大家都忍不住大声喊了出来。”
在于天晟看来,与五大学科竞赛相比,机器人比赛的获奖证书在综合评价招生等方面没有直接优势,但还是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收获。“期间也更加坚定了人生志向,也锻炼了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还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共同奋斗的伙伴……”
三年前,于天晟是靠着指标生的30分加分成功进入二中的,三年后逆袭考入梦想高校。在他看来,可能是因为自己一直努力到了高考前的一刻。
“我觉得首先要做好规划,在学习、运动、社团活动中权衡好时间,课上紧跟老师的节奏,另外要提高学习效率,课下积极与老师沟通,落实好老师给的宝贵建议,同时不要在意每次的分数,要学会在分数中找到问题,让每次的考试成为自己进步的垫脚石。”于天晟还透露,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整理试卷,“我会用燕尾夹把试卷整理起来,两周之后再拿出来再做一遍,及时复盘巩固。”
岳中伟的外交梦:从模联社到北京外国语大学
来自青岛二中的岳中伟日前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已顺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录取。“北外是中国外交家的摇篮,之前参加模联社团,曾经以俄罗斯总统的身份参加模联会议,对俄罗斯的文化、战略形式比较感兴趣,所以北外的第一志愿选的也是俄语专业。”
图为岳中伟
岳中伟介绍,自己初中时期开始接触模联,此时“外交梦”便开始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之前性格有些内向,但是参加了模联,觉得必须要去发言,性格上有一些改变。”“模联就是带有国家身份的辩论场,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应该积极争取‘外交话语权’。当你置身其中,会被整体氛围带动,会半强迫地去发言。”
因为对历史、军事等领域感兴趣,对岳中伟来说,参加模联社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到了高中,他参加模联的热情也提到了更高的程度。“高中阶段的模联社,活动保持一周一次的频率,我们经常会围绕一些热点议题展开讨论,比如讨论过中印边境冲突问题,社团更带有学术研究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