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之变引领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s://m.39.net/disease/a_5882589.html

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代表,航空技术与产业特点决定了其在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地位。目前,我国航空产业正处于扩大规模和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存在规模、结构和要素三个层面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引导航空产业做大做强,与国家战略高度同步。

1.规模之变:我国航空装备正处于从“小批量,多品种”到“大批量”的过渡阶段,存在三个维度的规模增量

航空工业被形容为“现代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年4月17日,中央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成立了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的诞生。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以歼-20、运-20、直-20、歼-15、C、ARJ21等一大批航空武器装备和民用飞机的成功研制为标志,我国航空装备实现“七大跨越”,即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向海基、从中小型向大中型、从有人到无人、从填补空白到体系化发展、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制的跨越,我国航空产业研制实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航空装备还处于“小批量,多品种”的过渡阶段,个别型号开始放量,下一步将迎来批量规模化生产。我们认为,规模方面主要存在三个维度的增量:

①我国虽基本追平与欧美的代际差,但差距依旧存在;

②航空装备规模列装和全谱系化发展,新质作战力量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③航空装备的范围持续拓宽,军贸、民机、通航形成新增量。

2.结构之变:下游主导“强链补链扩链”,中游“专业化整合”,上游“专业化、开放型”

我国航空产业历经数次战略性和专业化重组,目前形成了以航空工业系(以军用飞机制造为主)、中国商飞系(民用飞机制造)、中国航发系(以发动机制造为主)、民参军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系为主的企业格局,各企业依据自身实力和技术研发格局,承接不同类型航空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结构方面,航空产业链包括前期设计研发、原材料供应、部件制造、整机总装制造、售后维修等环节。通常采取“整机制造商—多级供应商”的制造模式,由整机制造商,即主机厂,主导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和资源分配,其他企业各凭所长进行配套和周边服务。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产业结构:

①上游-基础配套: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为主承包商和子承包商提供基本的零部件、材料和设备等。

②中游-分系统:部件和机载系统。

③下游-主机厂:整机及发动机主承包商。

结构方面主要存在三个维度的变化:

①下游航空主机厂发挥重要企业的“链长”作用,从航空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扩链”到“航空产业集群”的建立;

②中游分系统中航电和机电系统重梳理,从“专业分工”到“专业化整合”;

③上游基础配套从“小核心、大协作”到“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

3.要素之变:技术创新推动跨越式发展,资本为产业深度赋能,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航空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方面,美国一直走在最前端。从第五代战机的研发开始,与其耗费巨资投入数十年研制新型战机,通过快速引入最新技术升级电子系统和机载武器成为机型迭代的新趋势。与此同时,近年来,“元宇宙”概念受到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