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www.csjkc.com/yydt/m/637.html今天的这份资料依然由潘志军老师提供,感谢他辛苦整理,一张张扫描压缩传送。正如潘老师所说:“(这份期刊)记载着中国滑翔伞的历史,凝聚着前辈的心血和年华!”05年之后潘老师不再担任编委,所以资料一直提供到年止。从这份杂志的历史可以看到,从年创刊至年,几经更名,甚至停刊,正如滑翔伞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一路走来相当不易。创刊年只出了两期;后来改为季刊,每年四期;再到后来改为双月刊,每年六期;最后,据张炜所说,大概在年左右停刊。在这份杂志上可以看到一些我们所熟悉的名字,有些已经离开,有些现在已经成为滑翔伞运动的中流砥柱,正如今天的故事也会成为明天的传奇,这就是记录的意义。我相信,这份杂志上的一些名字影响了很多人。《伞翼滑翔通讯》创刊号年第1期首刊《创刊词》吴如璋伞翼滑翔是集科学性、知识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新型航空运动项目。它既可增强人们体质,又可激发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为满足全国航空爱好者的愿望,航空部南京厂在年研制生产了国产滑翔伞,并与有关部门一起筹划开展我国的伞翼滑翔运动。6年来,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悬挂滑翔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运动规模日益扩大,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适应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希望获得有关伞翼滑翔理论和运动技术知识的需要,加强信息交流,悬挂滑翔委员会今年初作出编辑出版《伞翼滑翔通讯》的决定,为广大伞翼滑翔教练员、运动员开辟技术和信息交流的园地。半年来,在吴英诚主席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经过短期准备,克服了人力不足、经费短缺等困难,把《伞翼滑翔通讯》奉献给投身伞翼滑翔运动,热爱航空体育的朋友们。《伞翼滑翔通讯》以航空体育界的领导、教练员、运动员和广大航空爱好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它将提供伞翼滑翔的基本理论和滑翔飞行技术资料;及时报导国内外活动新闻;新产品信息;组织、开展滑翔飞行和训练的经验等。报导范围今后还准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有关动力伞翼飞行器、悬挂滑翔、牵引升空伞及热气球等相关或相近领域的资料或信息,以适应航空运动应用发展的需要。《伞翼滑翔通讯》将遵循以总结交流国内的活动情况及经验为主,同时注重介绍国外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新产品,贯彻“中外并重、以我为主”的办刊方针。力求做到内容翔实、准确可靠、实用先进,努力当好广大伞翼滑翔教练员、运动员及航空爱好者的参谋和向导。《伞翼滑翔通讯》在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问世了。我们期待今后能更进一步地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加强联系,踊跃投稿,并希望多提出批评和建议,共同培养这株刚出土的幼芽,使其茁壮成长。为促进我国伞翼滑翔运动健康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共同努力奋斗!吴如璋,降落伞设计专家。江苏宜兴人。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历任南京航空降落伞制造厂设计所设计员、研究室主任、厂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从事降落伞的研制工作。主持设计的翼型运动伞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撰有《翼型运动伞的研制》、《翼伞“雀降”性能分析》等论文。——来源:百度百科关于吴如璋,事实上远不止这么简单。按以下贺辞中所写:我国伞翼滑翔运动是由南京厂副总工程师吴如璋倡导发起的。贺辞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悬挂滑翔委员会主席吴英诚在《伞翼滑翔通讯》首刊发行之际,向伞翼滑翔界的教练员、运动员致意!希望《伞翼滑翔通讯》成为你们的知心朋友。也希望大家给予“通讯”热心支持和关怀。我国伞翼滑翔运动是由南京厂副总工程师吴如璋倡导发起的,至今已有6个年头。这6年里,在广大爱好者积极参与下,并得到海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台湾张辑善先生、王容南先生等一批人士的技术和器材支持。伞翼滑翔运动在全国已发展有26个航空俱乐部,参加活动的已达千余人。在此,我代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悬挂滑翔委员会,向为伞翼滑翔运动发展做出贡献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伞翼滑翔运动是群众性,业余性的航空体育项目,今后我们仍然坚持这个方向,积极稳妥地发展。要进一步开展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开展普及活动,使更多的航空爱好者了解这项运动和积极参与这项运动,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让更多的有志航空运动的人飞向祖国的蓝天!吴英诚,原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悬挂滑翔委员会主席,早期进入滑翔伞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没有不知道他的。铁教对我说:“早你就应该来拼这个图,前三年你来拼这个图,吴老还没去世……”(吴老于年5月10日离世,我记得那日,整个朋友圈都是对他的缅怀)早三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没有放飞,正在蹒跚学步地面练习。如今只能通过这点滴文字去感受转自林州滑翔——头七
谨此纪念原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悬挂滑翔委员会主席吴英诚先生吴老在贺辞中特别提到了台湾的张辑善先生与王容南先生。关于吴老与张先生的三十年半生情谊,读来令人泪目。我希望稍后能搜集到多一些关于台湾与大陆之间滑翔伞运动交流及情谊的资料。《伞翼滑翔通讯》年第2期总第2期《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1期总第3期更名并改为季刊《更改刊名启事》目录《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2-4期(总第4-6期)资料略。《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1期总第7期(季刊)目录《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2-4期(总第8-10期)资料略。《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1期总第11期(季刊)目录《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2-4期(总第12-14期)资料略。97年开始,不再与热气球合作,二部单独出版“滑翔伞通讯”,至98年底。99年改版双月刊,编辑部搬北京,改名“翱翔”。潘志军《滑翔伞通讯》年第1期总第15期更名(季刊)目录《滑翔伞通讯》年第2-4期(总第16-18期)资料略。《滑翔伞通讯》年第1-3期(总第19-21期)资料略。《滑翔伞通讯》年4期总第22期(季刊)目录《翱翔》年第1期总第23期更名并改为双月刊目录《翱翔》年第2-5期(总第24-27期)资料略。《翱翔》年第6期总第28期(双月刊)目录《翱翔》年第1期总第29期(双月刊)目录《翱翔》年第2-5期(总第30-33期)资料略。《翱翔》年第6期总第34期(双月刊)目录《翱翔》年第1期总第35期(双月刊)目录《翱翔》年第2-5期(总第36-39期)资料略。《翱翔》年第6期总第40期(双月刊)目录《翱翔》年停刊一年。《翱翔》年第1期总第41期目录《致翱翔》杂志读者的信,关于停刊与复刊《翱翔》年第2-5期(总第42-45期)资料略。《翱翔》年第1-5期(总第46-50期)资料略。(因资料缺失,根据总期数推算,年与年这两年总共是出了10期,我暂按每年5期记下)《翱翔》年第1期总第51期中国滑翔伞杂志-年的变迁《伞翼滑翔通讯》创刊号年第1期首刊《伞翼滑翔通讯》年第2期总第2期《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1期总第3期更名并改为季刊《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2-4期(总第4-6期)资料略。《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1期总第7期(季刊)《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2-4期(总第8-10期)资料略。《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1期总第11期(季刊)《滑翔伞和热气球通讯》年第2-4期(总第12-14期)资料略。《滑翔伞通讯》年第1期总第15期更名(季刊)《滑翔伞通讯》年第2-4期(总第16-18期)资料略。《滑翔伞通讯》年第1-3期(总第19-21期)资料略。《滑翔伞通讯》年4期总第22期(季刊)《翱翔》年第1期总第23期更名并改为双月刊《翱翔》年第2-5期(总第24-27期)资料略。《翱翔》年第6期总第28期(双月刊)《翱翔》年第1期总第29期(双月刊)《翱翔》年第2-5期(总第30-33期)资料略。《翱翔》年第6期总第34期(双月刊)《翱翔》年第1期总第35期(双月刊)《翱翔》年第2-5期(总第36-39期)资料略。《翱翔》年第6期总第40期(双月刊)《翱翔》年停刊一年。《翱翔》年第1期总第41期《翱翔》年第2-5期(总第42-45期)资料略。(因资料缺失,根据总期数推算,年与年这两年总共是出了10期,我暂按每年5期记下)《翱翔》年第1-5期(总第46-50期)资料略。《翱翔》年第1期总第51期年之后……资料暂缺。相关链接:中国滑翔伞运动发展往事搜集(二):二十多年前的珍贵影像山坡伞中国滑翔伞运动发展往事搜集(一):张振洲教练发来的一些老照片中国滑翔伞运动发展“史”拼图碎片收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