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运动类直升机适航标准诞生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www.bdfzkyy.com/
去年6月,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某轻型直升机的研制孵化了一个标准的诞生,随着标准制定工作的推进,这些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明晰化。年8月,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司发布《关于修改轻型运动类航空器定义和发布轻型运动直升机技术标准的通知》,重新定义了轻型运动类航空器并明确了该类航空器的技术标准,通知的发布让答案有了统一的表述,更加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这一标准出台的背后,对于参与标准制定的直升机所适航团队来说却是一次攻坚克难的历程。适航取证“无路可走”,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产品合格证是生产者对其产品质量和性能作出的明示保证,也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一架民用飞行器的研制成功,并不代表其就可以载客上天,它需要一个安全的认证,才能被市场和客户接受。在国内,获得认可的结果就是中国民航局为其颁发“产品合格证”即航空器合格证。民用飞行器在研制之前就要确定适航取证方案,这是行业的通行惯例。年,直升机所启动某型最大起飞重量千克、主要用于个人娱乐、飞行体验、体育运动及私人飞行等领域,然而在确定取证方案的时候,项目团队遇上了难题:采取何种取证方案?适航追求的是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确定一个合适的取证方式至关重要,决定着产品后续在市场上能否生存。根据当时的适航审定政策,可选的取证方案有初级类、轻型运动类、限用类、特殊类别、正常类TC证以及实验类AC证等。负责适航工作的张松涛解释说:“这些不同的方案各有侧重,有的对飞行器的使用范围有较大限制,有的取证成本过高,还有的取证难度很大等。”最后,项目团队根据在研机的市场定位和型号特点,决定采用轻型运动航空器的取证方案。但是确定了取证的方案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在轻型运动类航空器的定义中,并不包含直升机的类别。针对当前的直升机适航取证政策,张松涛介绍到,中国民航针对轻小型直升机方面,适航标准是空白的,既没有轻型运动直升机的类别,也没有针对最大重量千克以下的直升机的特定适航标准,这不仅导致该级别直升机在取得适航证件方面“无路可走”,同时在通航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航空爱好者“黑飞”的违规行为。面对现行的取证方案要么标准太过严苛,要么标准不够全面的问题,可以说该民用直升机“合格证”的获取成为无稽之谈,整个项目的适航工作陷入一个死结。标准不是从来就有,没有我们就制定一个要通过适航审定的飞行器,往往需要经过一套严苛的适航标准测试,而这一标准从设计、制造再到验证以及管理,几乎囊括了每个环节。面对没有标准可以对照和项目必须向前推进的两难问题,项目团队成员提出:“标准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制定一个标准呢,为轻小型直升机适航取证探索出一条新道路呢。”前进的方向总算开始明晰了,项目的适航工作终于有了转机。一方面,适航团队对各种取证方式所需要考虑的内容不断细化,对取证方案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修改。另一方面,项目负责人积极与适航司沟通,向局方提出修改和制定标准的建议并探寻局方的意见。面对通航市场轻小型直升机适航文件空白和运行不规范的问题,同时在了解直升机所的取证需求后,适航审定司决定由华东地区管理局牵头,直升机所协助,其他工业部门配合,开展对轻小型直升机类别定义和技术标准制定的工作,从根源上解决了国内轻小型直升机市场上“无正规直升机”可用的问题,不断促进通航产业的发展。标准制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明确标准的对象,即定义“轻型运动类直升机”。起初,“创造一个新的定义”和“把轻型运动类直升机纳入现有的航空器类别”成为团队争论的两个主要思路。创造一个新的定义就是新设一个名称,如超轻型直升机、甚轻型直升机等名称;而把轻型直升机纳入现有的航空器类别就是修改现有“轻型运动航空器”的定义,在其中增加直升机类别。考虑到轻型运动直升机仍属于小范围事物,且大众的知悉和接受程度远低于轻型运动航空器。基于适用性以及后续与飞行标准部门对接的考虑,经过与适航当局的沟通和讨论,项目团队决定采用“把轻型直升机纳入现有的航空器类别”的方案。此外,当时国内对于轻型运动类航空器的定义与国际相同,均不包括直升机,此次修改轻型运动类航空器的定义也成为中国民航局的首创。既然是标准,就需要得到行业的认可“局方让我们所协助制定标准,是对我们技术水平的认可。标准的制定,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当前正在研制的型号,而且要成为行业此类直升机研制的向导。既然是标准,就需要得到全行业的认可。”负责标准制定推进工作的谈心刚强调。技术标准的制定尤为重要。适航团队对国内外现有相关标准进行研究,吃透类似标准的各种条款,对上千条条款仔细对比分析,确定哪些条款可以借鉴,哪些标准必须摒弃,并结合在研机的设计特征制定多轮标准草稿。针对技术标准,设计团队组织多次全项目团队讨论,技术员从头到尾参与讨论,并结合项目需求提出了上百条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各专业针对每条条款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从顶层技术上进行把控。标准不仅包含成熟可靠的技术指标,同时要兼顾其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此次标准的制定中有直升机设计制造商、飞行员、通航公司、院校和通航有关协会等的共同参与。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华东局曾于年10月和年12月组织了两轮大型的技术讨论会,对各项条款向技术方、市场方、运营管理方等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并基本形成标准草案。参与现场讨论的杨子佳介绍说:“能够明显感觉到民企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他们积极为自己发声,为涉及与自己有关的条款和要求进行各种方式地讨论和争取。”年1月,华东局适航司向中国民航局上报了轻型运动直升机定义及标准。2月,适航司下发征集意见稿。3月至4月,直升机所协助华东局针对征求意见稿8家单位反馈的47条意见进行了逐条回复。8月,适航司发布了《关于修改轻型运动类航空器定义和发布轻型运动直升机技术标准的通知》,在国际上首次定义了轻型运动直升机的类别,这也是根据国内工业方实际需求确定审定政策和标准的一次实践,对于轻型运动直升机市场是个很大的利好消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