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和教练一起高空飞行。平安落地。滑翔伞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欧洲的航空体育运动。借助伞翼,向往蓝天的人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翅膀”,我们终于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在空中翱翔、与蓝天对话、在云间“打卡”,尽情享受“甩掉”地球引力的美妙。但于大多数人而言,这项让人心向往之的运动还是“勇敢者的游戏”,远离地面的未知总让人望而却步。所以当听说哈尔滨也有人玩滑翔伞时,记者产生了加入这群勇敢者,完成一场与蓝天对话的念头。“人生第一飞”到底啥感觉教练为学院整理伞具。8月17日,多云,温度18-29℃,风力适中。滑翔伞教练李伟师傅说,这是玩滑翔伞的好天气。早上7点,记者便与李伟一起驱车赶往巴彦驿马山森林公园,一路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的“飞天”场景让记者兴奋得无以复加。直到2个多小时后,站在驿马山半山腰那片海拔80多米的空地上,李伟突然掏出手机给记者买了一份26元的意外伤害险,看着这份保单,再看看脚下80米外的千里沃野,本就恐高的记者被一阵眩晕感击中了。记者体验的是教练陪伴下的滑翔伞双人带飞,听着身后李伟一遍遍“无论脚是否离地,一定要向前跑,没我的指令别向后坐”的叮嘱,记者满心纠结地踏上了“跑道”。这时李伟突然说了一句:“我也恐高,在5楼往下看腿都会抖”,记者感觉心底最后的坚持也被击碎了,刚想喊“停!”,“嘭”地一声,背后的滑翔伞展开了,此时才听到李伟说:“我玩滑翔伞从来没怕过,没事!”双手紧握着GoPro(运动相机),顶着气流的颠簸和高度快速攀升带来的不适,本想对着镜头说点儿什么的记者只能无意识地发出“哇呜、啊哦”的声音。直至滑翔伞飞到米高空,气流稍微稳定,记者才算恢复正常。“别往下看,往远看!”身后的李伟一边控制着滑翔伞的方向,一边叮嘱着已经初步感受到飞翔乐趣的记者。跟地面上的闷热不同,米的高空上风是清凉的。由于气流区一直处在一座信号塔附近,听到记者担心撞塔,李伟便控伞继续上升。到达米高空,“你可以把腿盘上,使劲儿往后靠,就像在躺椅上一样。”按着李伟的指示,记者突然理解了这些人不计代价远离地面的初衷——飞上云端的自由。不知不觉中,记者和李伟在天空飘了10分钟。滑翔伞缓缓接近降落区时,李伟反复提醒记者,腿一定抬高,让他先落地。不到10秒,安全降落。飞上蓝天烦恼全忘掉飞上蓝天,是自由的感觉。“我爱人年开始飞滑翔伞,是全省第一个女子滑翔伞飞行员,也是我的领路人。刚开始我对她这个爱好特不理解,直到我飞上去了,我就懂了。”自称不善言辞的李伟,只要提起滑翔伞就会滔滔不绝。作为一名运动爱好者,年35岁的李伟正式开始接触滑翔伞。他说在他看来,在空中滑翔和在地面上开车没有太大区别。飞上蓝天能让他忘却烦恼,是他爱上滑翔伞的最大原因。采访当天,在李伟的带领下,他的学员白钢进行了一次独立飞行。每次白钢飞行,李伟会拿着对讲机跟他交代动作要领,还要驾着滑翔伞和他一起降落。李伟说,像白钢这样独立飞行,其实培训一周左右就能做到。但只有在教练指导下飞行50次以后,才有可能完全自由地飞行。想玩滑翔伞门槛有多高乘坐滑翔伞,年龄没啥限制。虽然看着简单易学,但要想真正亲近滑翔伞项目,门槛并不低。除了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高昂的费用也必不可少。滑翔伞飞行也需要考证,航空运动飞行驾驶员执照分A、B、C、D、E五个等级,字母越靠后等级越高。李伟持有C级执照,在省内属于级别最高的航空运动飞行驾驶员。说到玩滑翔伞的花费,李伟表示一套入门级的装备起码要3万元,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加上到元的培训费用,想独立上天,4万元是基础。不仅如此,除了要有熟练的技术以外,飞行员还要掌握空气动力学、气象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把人眼看不见的气流分析透彻,这样才能保证滑翔伞的顺利起飞和降落。至于多数人担心的什么样的人可以乘坐滑翔伞?李伟说,只要身体健康,体重在公斤以下都可以来体验,年龄方面也没有太多限制。即使不能独立飞行,也可以让教练带你一起体验双人飞行,只要足够勇敢,啥都不是事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