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总是会有一些夸张失真的想法”小说《局外人》甚至人们还喜欢对于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妄加评论。对于最近讨论比较多的翼装运动,我只是一个有过机会近距离观察的旁观者,不敢说了解。简单来说,翼装分为高空翼装与低空翼装(BaseJumping,也被人翻译为背死跳,既是音译,也意指其危险)。据说高空翼装是有两个降落伞,一个主伞,一个备份伞,万一主伞没开,备份伞到了设定的高度会自动打开;低空翼装只配一个降落伞,由翼装飞行员自己打开,如果没有顺利打开,就只能祈祷奇迹了。在美国跳伞协会的跳伞员信息手册里,针对BASEjumping-低空跳伞(或低空翼装)只有一段话:B.A.S.E.JUMPING:用降落伞从固定物体上降落的活动。B.A.S.E.来自四种可能起跳地点的首字母缩写:Bulidings-建筑物;antennae-天线塔;Span-大桥;Earth(cliffs)-悬崖。由于BaseJumping不符合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从飞行中的航空器降落到地面”的定义,所以不受联邦航空局或USPA(美国跳伞协会)的管理。在页的手册里,搜索wingsuit(这里指的是高空翼装),查找到个。有非常全面的成体系的安全规则。看到网上关于翼装安全还是危险的争执,挺无语的,一边说的明显是低空翼装,所举的例子都是低空翼装出事的案例,一边说的数据明显就是来自高空跳伞与高空翼装的统计。高空翼装顾名思义会在相对高空就打开,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去开主伞,如果主伞没有打开,还会有备份伞自动打开;低空翼装的起跳高度受限于起跳点的高度,所以很有可能起跳点甚至低于高空翼装的强制开伞高度,并且没有第二个保障方案。所以两者的危险系数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我经常会收到关于极限运动的提问,可能是因为我写过关于翼装活动及一些特技飞行的文章。甚至在一些朋友的眼里,飞滑翔伞的我也是个极限运动的玩家。或者干脆就以为我也是玩翼装的。曾经有位同学问我:你为什么要去玩这样危险的运动?你是生活中有什么想不开吗?ok,在聊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之前,我也有我想说的。“关于探索极限与珍惜生命都没有错,只是怎样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呢?还有,为什么我们需要去买高额的意外保险?还有,社会救援体系的建立……方方面面的诸多因素,需要个人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是我昨天看到有人在我去年的一条抖音下写了条评论,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写的感慨。我为什么不回复(驳斥)他呢?因为他的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冷血的,是情绪宣泄而不是冷静的思考。有朋友在我的朋友圈下评论:无所谓啊,为什么要去找个平衡?每个人的认知都不同,找到自己心里能接受的那个范围就好。做出选择并且承担后果。朋友的评论在我看来也是片面的,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因为后果不是一个人的,至少会牵涉到当事人的亲朋好友。远的甚至波及到这些天我陆续收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