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文记者邓万里/图
连续两年,郑州都将建设社区健身活动中心列入重点民生实事,不过,日前,河南商报记者在探访时却发现,年就建成通过验收的健身活动中心,有的器材蒙上了绿色“外衣”,有的则挂出“免打扰”提醒……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一步,郑州市体育局有什么打算?11月22日,相关各方做出了回应。
下一步,郑州要对所有社区健身活动中心进行检查
11月22日,河南商报以《花了20万,郑州一去年就通过验收的社区健身房,如今还在安静地“躺尸”》为题,报道了郑州市社区健身活动中心的现状。
报道发出后,引发市民、网友讨论,多数人表示,政策很好,希望自己社区也能有这样的健身活动中心。不过,还有人称,自己没听说社区有这样一个地方。
针对报道内容,郑州市体育局、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办事处、郑州市齐礼阎社区相关负责人给出回应。
郑州市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看到了报道,下一步,将对郑州市所有社区健身活动中心进行全面普查。
位置:姚砦社区
问题:去年就通过验收的健身活动中心,健身器材还不能使用
该社区健身活动中心于年建成并通过验收,河南商报记者探访时发现,活动中心暂无法使用。
据了解,这里是丰产路街道办事处的辖区,丰产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这里通过验收后,是开放了一段时间的,“大概三个月前,由于活动中心要重新铺地板,所以才暂时不运营了。”这名负责人称,重新铺地板是由于之前是瓷砖,地面较滑,不适合健身,她表示,预计今年12月初,活动中心就会重新“开张”,到时候,他们会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开放的时间为正常上下班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左右)。
位置:齐礼阎社区
问题:健身器材全部蒙着绿色“外衣”,物业称,暂不对外开放
河南商报记者在探访该社区健身活动中心时发现,活动中心位于社区3号院物业办公楼,这里的健身器材都被绿色防尘布盖着,居民想在里面健身根本不可能。
对于此事,齐礼阎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称,活动中心于年12月份的时候通过验收,年后就进行了开放,不过,到了今年5月份,更换了物业,才导致这里暂时无法使用。
“换新物业后,对方接管了办公楼,我们为了能让更多居民享受好的活动环境,在社区2号院附近建设了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中心,里面还有日间照料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该工作人员称,新物业人员多,需要办公场所,与社区商议后,建议我们把活动中心搬出,我们同意了,但由于新的活动中心还在建设,所以就暂时用了一半的地方置放健身器材。预计明年6月底,社区居民就能在更好的环境里进行锻炼了。
选址难题:新小区没配建,老小区寸土寸金没地方
建设社区健身活动中心的初衷,是为了推广全面健身,这是一项让大家都拍手的政策,不过,政策在实际落地中,也有“难言之隐”。
谈到活动中心是如何确定时,郑州市体育局有关工作人员称,首先是需要各办事处上报给县、区教体局,然后再汇总到他们这里,经过筛选后,最终确定地点。筛选时,主要是看人居环境、场地面积等综合条件。
这名工作人员坦言,其实,最让他们头疼就是场所问题,今年要新建30个活动中心,符合条件申报的只有35个。
“我们想在新建小区建设健身活动中心,可那里根本没有地方,政策也没有规定,要求新小区必须配备这样的场所。老小区本来就寸土寸金了,很难再有地方归我们使用。另外一方面,有些居民的素质不高,会遇到器材损坏的情况。”他表示,所以,现在很多活动中心都放在了安置小区,这里公共面积较大,但后期维护比较麻烦。
该工作人员建议,郑州里出台“硬规定”,新建小区在建设之初,就应该规划健身活动中心。
管理难题:缺少人员管理、存在安全担忧,后续维护难跟上
除了体育局,作为日常管理单位,社区、办事处也有“苦水”。
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在人员管理上很困难,“我们上下班时间有限,有些人晚上来了,我们已下班了,之前尝试过让居民自己拿钥匙自由进出,但是出现了一些如乒乓球、哑铃等小器材丢失的情况,专门找个人来管理,又没有预算。”
此外,还有安全因素,“毕竟是健身器材,需要懂这个的人来指导,否则,万一健身时受伤了,谁来负责?”这名负责人称,找人管理需要钱,但这笔钱没人出。
她建议,体育部门不应该只注重前期的投入,后期的投入同样要到位。
监管难题:体育局体育设施管理处只有3人,经常抽查不现实
每个社区健身活动中心仅是器材费用就要20万元,钱花完后,就不再进行后续的监管了?
对此,郑州市体育局体育设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他们在今年曾对五六家年建设完成的活动中心进行抽查,没有发现有那么多问题,有问题的也在当时就进行了解决,该负责人坦言,“每个活动中心建设验收完成后,往后就归当地办事处、社区管理了,我们处里只有3个人,经常抽查也不太现实。”
那么以后咋办?该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对郑州所有体育设施进行统计(包括社区健身活动中心),未来,会进行公布,方便市民查找,“由于刚刚搬了办公地点,之后,我们会公布监督电话,大家再有什么疑问,可以拨打给我们。”
维护难题:后期运营经费不足,社区、办事处要自己想办法
后续的经费问题是困扰健身活动中心日后运营的一大难题。
据了解,郑州市体育局每年会拨出10万元设备维护费给各个县、区教体局,但这笔钱是会用到所有体育设施设备的维护,“钱不算多,很多时候,资金需要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需要办事处、社区自己想办法。”郑州市体育局有关工作人员说。
专家建议:政府出台规定,新建小区要有活动中心用地
没有场所、缺少经费,社区健身活动中心遭遇的难题真的无解?
华润悦府社区健身中心
“建设社区健身活动中心是有积极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组负责人胡晨成表示,政策在现实中固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他表示,可以对相关规定进行细化,一些老旧小区想建设活动中心,但场地达不到平方米(建设社区健身活动中心,需要满足面积达到~平方米,由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健身房等运动单元组成),可以适当修改规定,“比如,购买一些可移动运动器材,日常是打羽毛球的,想要跳舞了,拆掉网就行,只要功能达到了,就可以建设。”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田丰韶也对该政策表示支持,他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政策,规定新小区在建设之初就应当规划健身活动中心用地。
针对老小区,他建议利用公共空间,租用物业房,进行改扩建,“还可以租一些一楼的家庭房,使其改造成活动中心。”
此外,根据媒体报道,广西南宁为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健身场馆加入其中,满足条件的健身场馆可向市级体育行政部门申报,成功挂牌的健身场馆每年将得到补贴资金,由此成为便民惠民的社区运动中心。
当下,不少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朋友圈“晒步数”,也有人经常吐槽“每逢佳节胖N斤”,上班族更是会自嘲,平时忙,疏于锻炼,可谓是“又累又胖”。
这些话总结起来,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健身。
往小了说,健身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往大了说,健身可以夯实健康中国建设的体育根基。
通过连日来的探访,河南商报记者发现,很多人不是不想健身,而是缺少健身的“缘分”——想健身,健身房离家远,算了;要健身,办卡价值不菲,健身房“跑路”怎么办?
如今,郑州连续两年把建设社区健身活动中心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就是在为这份“缘分”创造机会,虽然在政策落地时会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无疑,这是一种进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注重健康的当下,家门口健身这项“福利”终会有其更好的发展。
(河南商报见习编辑王红春张惟一)